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97久久超碰精品国产,亚洲免费观看视频,www.久久久久久久久

彭水首頁>新聞頻道>社會>
§當前位置: 彭水首頁>新聞頻道>社會

從馬勝華家的變化看脫貧攻堅成效

彭水日報發布時間:2020-12-2410:15:13
從梅子埡鎮場鎮出發,沿著蜿蜒的水泥路來到梅花社區3組的四丘田(小地名),四口魚塘分布在山間、雞在山上跑、鴨在水中游,好似一幅田園畫卷,即使在仲冬時節也不乏生機。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廖 唯 楊哲翎/文 廖 唯/圖)從梅子埡鎮場鎮出發,沿著蜿蜒的水泥路來到梅花社區3組的四丘田(小地名),四口魚塘分布在山間、雞在山上跑、鴨在水中游,好似一幅田園畫卷,即使在仲冬時節也不乏生機。

開起農家樂、養殖1萬尾魚、2000只土雞、150只鴨子、150只鵝……這是馬勝華利用地理優勢發展的產業,實現年收入15萬左右。很難想象,馬勝華一家曾經還是貧困戶。

馬勝華家的魚塘。


四丘田,是馬勝華創業夢開始的地方。

今年38歲的馬勝華,2001年初中畢業后參軍入伍,經過兩年的部隊磨煉,造就了他不怕吃苦、敢闖敢干的品質。

退伍后回家做什么?馬勝華根據當時較好的生豬市場行情,決定回家創業,在老家四丘田搞生豬養殖。 2003年底,馬勝華在同村的一戶村民家買了20頭豬仔,開始他的養殖創業路。

當時村里落后的基礎設施,就是連出行都很困難,創業談何容易,艱苦的創業條件和經歷至今讓馬勝華記憶猶新。

“從場鎮到村里以及整個村都沒有公路,出行靠走,運輸靠背。”馬勝華說,當時買的20頭豬仔都是用背簍一頭一頭背回來,收購來喂豬的飼料玉米也是從場鎮走40分鐘的小路,起早摸黑地一袋一袋背到家里,由于量大,還得請村里的壯勞力幫忙背。

養殖生豬對水的需求量也大,馬勝華家門口下方的山溝里就有四口水井,由于位置低、又沒有蓄水池,只能一桶一桶挑上來。馬勝華回憶,用電也是問題,電壓低,用機器粉碎玉米粒只能選在深夜。

2004年底到生豬出欄的時候,又讓馬勝華犯難了,運不出去還是只能請人抬出去或者把豬肉背出去賣。馬勝華說,有時賣不完的肉又背回來,沒有冷藏設備肉就壞掉了。一共出欄48頭生豬,除去成本所剩無幾。

2006年,馬勝華與任衛碧結婚后,夫妻倆決定出去闖一闖,擺地攤、開餐館、做工地他們都干過,雖然苦一點,但是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直到2016年。


2016年,馬勝華的哥哥突感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出患有肺部腫瘤。禍不單行,2017年,馬勝華的父親查出患有肝硬化,母親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精神壓力、經濟壓力壓得馬勝華喘不過氣來。在外掙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為了照顧家庭,馬勝華和妻子只能回到四丘田。

鎮里和社區知道馬勝華一家的情況后,及時上門了解困難。2017年,經過評議,馬勝華一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梅花社區黨支部書記何小勇為他家的幫扶責任人。

馬勝華說,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后,父母親、哥哥的治療費用壓力減輕了不少。“在家干等著肯定不行,得思考怎樣增收才行?”馬勝華有些坐不住了,找到何小勇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何書記,我想自己發展產業增收,我要摘掉‘貧困帽’!”

“以你現在的狀況要發展產業的話,最好就是發展種植或者養殖。”何小勇思考著說道。

一說到養殖,馬勝華感覺既熟悉又陌生,14年前自己創業搞養殖以失敗而告終,他也明白主要原因還是落后的基礎設施制約了發展。但現在不一樣了,水泥路修到家門口,蓄水池也修好了,村里完善的基礎設施對于發展產業也有了保障。于是,馬勝華在心里暗自告誡自己道:不管結果如何,還是要去拼一把。

“你家那里水源豐富,水質好,要不把你家的那幾塊水田利用起來做魚塘養魚?”

“對,何書記,我也有這想法,這個周期短、見效快,同時還可以在魚塘中養鴨、山坡上養雞,但是缺資金呀。”

“資金我們一起想辦法。”何小勇說。

2018年春節后,通過何小勇借他一部分,自己向親戚朋友借一部分,建魚塘和購買魚苗的資金有了,馬勝華便開始動工修建魚塘,將四塊水田改造成四口魚塘。

何小勇陪同馬勝華到外地學習養殖技術、考察市場,最終認為進行多樣化養殖更有競爭力,于是,在4口魚塘投放草魚、花鰱、黃臘丁等5個種類共1萬余尾。

2019年,馬勝華申請到了5萬元金融扶貧小額信用貸款,他用來修建雞棚和購買2000只雞苗,還買了部分鴨苗、鵝苗。

這時,魚塘里的魚陸陸續續地開始出售了。大多數魚都是銷售到梅子埡鎮本地的餐館和農家樂,同時,還通過網絡銷售。到2019年底,馬勝華賣出了1萬多斤魚,再加上銷售一部分土雞和鴨子,一共收入了10多萬元。

這一年,還了賬、增了收、脫了貧,馬勝華如釋重負。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節奏,原本濃厚的春節氛圍被緊張的疫情沖淡。受疫情影響,馬勝華的魚和土雞滯銷,這讓他一時愁了起來。

4月,隨著陸續復工復產,何小勇第一時間就來到馬勝華家里幫助他謀銷路,就本地市場肯定不夠,還得積極聯系外地市場,鎮里也開展消費扶貧,購買馬勝華的魚和土雞,以購代銷。

“你有開餐館的經驗,不如你把農家樂辦起來,就地取材做農家菜,這樣既提高了養殖魚和土雞的附加值,又解決了銷路問題。”何小勇的話再一次“點撥”了馬勝華。

購買餐廚設備、裝修房間環境、辦理營業執照……今年6月份,馬勝華利用自家房子開辦的農家樂迎來了第一批客人,當天收入了300多元,最多的一天有七桌客人,截至11月底,馬勝華的農家樂收入已有5萬多元,加上養殖的收入,今年的總收入在15萬元左右。

 “ 我不僅實現了脫貧夢,還圓了創業夢,這都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好干部!”馬勝華感激地說。

馬勝華在給雞喂食。

分享

手機閱讀    |    返回首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田林县| 西吉县| 八宿县| 青川县| 长乐市| 金溪县| 和静县| 南雄市| 碌曲县| 聊城市| 府谷县| 锦屏县| 临海市| 闽清县| 项城市| 南岸区| 铅山县| 凤翔县| 济阳县| 亚东县| 舒兰市| 鹿邑县| 开化县| 鄢陵县| 康马县| 罗城| 奉化市| 南城县| 临颍县| 凤阳县| 平潭县| 夹江县| 南丹县| 高唐县| 马边| 项城市| 朝阳市| 资阳市| 盐城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