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 鄉村“土貨”走俏
春節臨近,市民們開始忙著置辦年貨,在鄉村不少村民也已經開始殺年豬、炕臘肉,鄉村的土雞、土鴨、土豬等“土貨”也隨之走俏市場。近年來,農村的新鮮雜糧、土豆、紅薯粉等土特產,以及散養的土雞,生態養殖的豬肉等,深受城里人的喜愛。“農家”變市場,綠色食品引客來。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蔡 秀)春節臨近,市民們開始忙著置辦年貨,在鄉村不少村民也已經開始殺年豬、炕臘肉,鄉村的土雞、土鴨、土豬等“土貨”也隨之走俏市場。近年來,農村的新鮮雜糧、土豆、紅薯粉等土特產,以及散養的土雞,生態養殖的豬肉等,深受城里人的喜愛。“農家”變市場,綠色食品引客來。
這個元旦節,桐樓鄉細沙村3組李秋足家格外忙碌,前來購買她家土豬肉的顧客一波接一波。
“今年一共養了6頭豬,已經賣了3頭了,還剩3頭也已經被別人預定了。”李秋足告訴記者,她家的土豬養殖過程中不喂養飼料,全部喂養糧食,由此特別受歡迎。“按照市場價22元一斤毛豬賣,今天這一頭豬有400多斤重,收入9000多元,比往年的高了許多。”
“農村喂養的土豬肉價格雖然比市場的價格要貴一些,但是口感更好,吃起來也更加放心,我們每年春節都會在農村來購買年貨。”當天,市民張華特意從城里開車到李秋足家來購買豬肉。
李秋足介紹,這幾年,鄉村公路全部都硬化了,車子可以直接開到院壩里,交通方便了,來鄉下買“土貨”的城里人越來越多,家里的土雞蛋、紅薯粉、黃豆等農產品不用背到市場上,在家就能賣完。因農產品的品質好還留住了不少老顧客,每隔一段時間這些老顧客就會上門來“取貨”。
記者了解,臨近春節,這些鄉村“土貨”比平時更加受歡迎,大家都是四處打聽購買農戶家的農產品。龍塘鄉石院村駐村第一書記任顯洪對此感觸頗深。
“現在已經聯系購買了石院村的18頭土豬了,平均價格在21元一斤,產生經濟價值超10萬元。目前,還有重慶主城的市民在聯系購買。”任顯洪告訴記者,石院村有不少村民養殖了土豬,為了幫村民賣個好價錢,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銷當地村民生態養殖的土豬,沒想到一下子“火”了,不少市民開始聯系購買村民的土豬。“有的顧客自己開車到村民家感受殺年豬吃‘刨湯’的樂趣,也有些市民委托我們給他把豬肉帶回去。”任顯洪說,大家購買“土貨”的熱情不僅讓村民增了收,也增加了村民發展養殖的積極性。
購土貨須小心謹防魚目混珠
記者了解到,由于近幾年城里人到鄉下淘年貨的漸漸增多,加之農村養殖成本的增加,時下農村出售的農產品價格比城區農貿市場的售價要高。例如,土豬肉每斤30元左右,土雞20元一斤左右,紅薯粉12元一斤左右。
隨著下鄉采購年貨的城里人多了,也有一些“精明”的商戶,瞅準了這個商機,到市場低價購買家禽或豬肉后,在一些城區路口、小區門口擺攤設點,以次充好,往往以比農戶家便宜的價格來吸引市民。對此,提醒市民,購買“土貨”一定要擦亮眼睛,精心挑選,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