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豐村“一村一品”富農家
日前,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公布了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公示名單,彭水三義鄉五豐村名列其中。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蔡 秀 楊春燕 文/圖)日前,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公布了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公示名單,彭水三義鄉五豐村名列其中。
三義鄉五豐村結合村情實際發展了中藥材種植與加工、生豬養殖、勞務經濟三大村集體產業。其中累計發展中藥材種植面積661畝,2019年實現產值28萬余元。2019年11月以來,五豐村在對村內現有的生產要素進行提煉、研判之后,開始著重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從2019年的年出欄500頭提升到了目前的年出欄1600頭,經濟產值達到900萬元一年,生豬產業占農業經濟總收入的92%。參與養殖的農戶更加廣泛,截至2020年6月,五豐村從事生豬養殖的農戶為92戶,占農戶總數的比重為38%。同時,全村成立了豐馳黑豬養殖合作社、七眼泉生豬養殖合作社等5個經營主體,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共47戶,入社農戶數占從事主導產業農戶數比重達到51%。
為更好的借力龍頭企業,幫扶生豬產業發展,2020年4月,五豐村與重慶生豬行業龍頭企業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代養、包銷兩種經營模式。琪金集團與村里的養殖合作社和養殖大戶簽訂生豬扶貧代養合同,通過代養方式直接解決仔豬供應、養殖技術、商品豬收購等系列問題,讓貧困戶對生豬養殖增收更有信心。幫助貧困戶王光明啟動生豬養殖,為貧困戶秦中海實現穩定增收約5萬余元。
不僅如此,五豐村與琪金集團聯合開發出琪金五豐臘味制品,以高山生態土豬臘肉為賣點,通過消費扶貧、線上銷售、食堂供應等方式取得訂單,委托琪金集團以五豐村土豬肉為原材料在其加工廠進行加工,確保質量、風味有保障。目前共形成琪金五豐廣味香腸、琪金五豐川味香腸、琪金五豐三線臘肉、琪金五豐臘排骨等4個臘味制品產品。2020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利潤3萬余元。
2020年7月開始,五豐村土豬肉正式作為一個品牌登陸了位于重慶市渝北區冉家壩的扶貧超市。如今,五豐村已經建立起了母豬繁育、商品豬養殖、臘肉加工、直供食堂等良好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五豐村土豬肉”這一品牌。
“生豬代養”持續助民增收
三義鄉與大型養殖企業合作,采取公司提供仔豬、農戶托養的模式發展生豬養殖,降低了農戶的養殖風險,解決了農戶的后顧之憂,也讓當地村民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致富路。
近日,在三義鄉五豐村,村民王軍正在準備豬食。不一會,王軍來到豬舍給豬喂食,看著圈舍的豬長勢良好,他滿是激動。
今年25歲的王軍是三義鄉五豐村貧困戶。今年初,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為他免費提供仔豬,讓他代養。眼下,他代養的幾十頭仔豬都已長到了200多斤,在本月就可以出售。
“現在我們的規模有30多頭,估計要賣10多萬元。再加上我們的豬仔是由公司提供的,他們包回收,比如說豬的損耗之類的,全部由公司承擔。大大地降低了我們的養殖風險,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王軍介紹。
王軍說,根據托養協議,重慶琪金食品集團免費將仔豬提供給養殖戶,待仔豬長大后,公司按市場價進行回收,如果市場價低于每斤15元時,公司按15元的保底價進行回收。讓參與養殖的農戶尤其是貧困戶在“零風險”中實現了增收。
離王軍家不遠處的秦中海的養殖場里,400多頭生豬長勢良好,預示著今年又有一個不錯的經濟效益。
2017年,秦中海開始發展生豬養殖,通過自身努力與政府幫扶,他的養殖場越辦越紅火。去年4月,為更好的借力龍頭企業,幫扶生豬產業發展,五豐村與重慶生豬行業龍頭企業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代養、包銷兩種經營模式,秦中海家的養殖場也納入其中。
“我們與公司簽訂了合同,我們有多少公司就能收多少。”秦中海說,公司可以包銷,這讓他更加有了底氣,也更加有了信心。
“目前我們村代養的仔豬有100多頭,這個項目有5戶19人在參與進來。他們參與這個項目,每一頭仔豬可以創造1500元到2000元的經濟利潤。這5戶可以增收4到5萬元。”市審計局派駐三義鄉五豐村第一書記馬林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