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鄉中藥材種植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1-03-2910:50:11
陽春三月,在鹿鳴鄉紅巖村百合基地,長成10多厘米的百合葉子,等距排列,如同一條條綠絲帶。時值百合管護季節,村民正在揮鋤、除草、掏溝、松土、施肥……臉上寫滿了笑容。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楊春燕) 陽春三月,在鹿鳴鄉紅巖村百合基地,長成10多厘米的百合葉子,等距排列,如同一條條綠絲帶。時值百合管護季節,村民正在揮鋤、除草、掏溝、松土、施肥……臉上寫滿了笑容。
“租地有租金,出工一天還有80元工資,又不要本錢,只出點力氣就行。”村民阮仕文邊揮舞著鋤頭邊講出心里話。“要是把邊遠的荒地和山上的林地用起來,發展適合一年四季的產業,這樣天天都有做的,比起外出打工要舒服好多倍,自在又實惠。”
近年來,百合基地落地鹿鳴鄉,得益于鹿鳴鄉交通便利的獨特區位優勢,加上適合百合生長的必備氣候、光照充沛、空氣優良,早晚溫差適中等天然條件,產出的百合果大量足質優,藥用效果極佳。基地負責人蒲興化道出這幾年來一直在鹿鳴鄉種植百合的緣由。
由于百合具有換地生長的特性,隔年空置出來的土地,農戶可以靈活經營,比如根據時令,種點蔬菜類的農作物,以填補家庭生活所需。
“后期我們對百合的管護及采收都需要不少工人,依然會請周邊的村民過來幫忙,一人一天80元工錢,帶領他們增收。”負責人蒲興化說,百合自去年10月種下以來長勢良好。
記者了解到,蒲興化在鹿鳴鄉種植了70畝百合,此外,還種植了450畝虎杖,自紅巖村栽種百合和虎杖以來,不少村民成為了中藥材基地的“上班族”。季節上,每天都有村民在基地務工。少則五六人,多則三十余人。
“從百合的栽種、施肥、除草等環節都得有一定的技術。”蒲興化說,百合發展以來,得到了鹿鳴鄉政府的支持,政府工作人員親自指導。在百合栽種期間,他們經常給村民們講解怎樣更好地栽種百合。
蒲興化通過發展產業不僅自己致富了,還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種植了50畝中藥材,帶動了當地50余戶村民增收,“以后我將繼續發展中藥材種植,帶動附近的村民增收。”蒲興化看著長勢良好的百合,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