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隆重開幕
縣十七屆人大六次會議隆重開幕
錢建超謝勝等出席 石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胡勤儉主持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趙琴 向玉婷)4月8日上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縣民族會場隆重開幕。
大會執行主席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錢建超、胡勤儉、彭玉萍、庹朝福、鞠清潔、陳錢萬、秦勝成、易敏擔任。執行主席胡勤儉主持大會。
石強、謝勝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
大會應到代表248人,實到代表227人,符合法定人數。
本次大會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縣委堅強領導下,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切實擔當新發展使命,團結和動員全縣各族人民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為促進彭水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上午8點10分,胡勤儉宣布大會開幕。縣長石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石強說,“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彭水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最具戰略指引意義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重慶視察并對重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是,黨中央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市域內“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制,為彭水賦予了戰略使命、帶來了重大機遇;最具歷史性意義的是,脫貧攻堅通過戰天斗地實現改天換地,全縣高質量脫貧摘帽,彭水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告別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最具根本性意義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共識,生態產業體系優化升級,整體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最具標志性意義的是,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公共服務全面加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縣綜合實力實現大跨越,脫貧攻堅實現大決勝,生態產業實現大發展,城鄉面貌實現大變化,改革創新實現大突破,生態環境實現大改善,民生事業實現大進步,政府效能實現大提升。
石強說,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這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頻繁而至的汛情、錯綜復雜的世情,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決策部署,全力以赴戰疫情、戰復工、戰脫貧、戰洪水,扎實做好“六穩”工作、高效落實“六保”任務,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交出了一份收官之年的滿意答卷。
石強說,“十四五”時期是彭水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關鍵時期。“十四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聚焦聚力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建設具有山地特色和獨特魅力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人與自然和諧宜居新典范”等目標定位,充分彰顯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重點實施綠水青山、固本強基、文旅融合、文旅賦能、文旅融城、鄉村建設、科技提升、“兩個共同”等“八項行動”,高質量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態特色宜居城、生態旅游目的地、生態產業發展區、生態文明示范縣,高水平打造“世界苗鄉·養心彭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努力在重慶發揮“三個作用”中貢獻彭水更大力量。
石強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稅收收入增長7.3%,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糧食產量穩定在32萬噸以上,節能減排降碳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市級下達任務。實現上述目標,要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牢牢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經濟平穩增長;二是優化升級產業體系;三是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四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五是持續實施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六是提速完善基礎設施;七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八是加強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九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十是堅決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
石強還就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作了闡述。
列席本次全體會議的有:縣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的出席人員;在彭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市第五屆人大代表;縣級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有關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有關縣領導應邀在主席臺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