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起來” 旅游“強起來”
彭水做大做強“世界苗鄉”品牌
彭水有著“世界苗鄉”之稱,如何利用好文化資源?如何發揮文旅融合優勢?如何帶動當地旅游產業大發展、大提升?
重慶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廖 唯 文/圖)彭水有著“世界苗鄉”之稱,如何利用好文化資源?如何發揮文旅融合優勢?如何帶動當地旅游產業大發展、大提升?
近年來,彭水緊緊圍繞“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要求,聚焦全市“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目標定位和“行千里·致廣大”價值定位,突出“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不斷豐富完善“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文化元素和活動內容,努力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彭水正以傾城姿態發揮文旅融合倍增效應,讓文化“活起來”、旅游“強起來”。
探索一條路子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彭水累計接待游客192.7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2.3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0587萬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6%,文旅行業實現強勁復蘇。“五一”期間,彭水各大景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阿依河景區和蚩尤九黎城景區推出多項民俗表演,激發了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高質量發展。
彭水,位于重慶市東南部,是古老黔中的中心,武陵腹地的民族走廊,是中國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縣。三山相擁,二水環繞,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稟賦構成了其旅游底色,構筑起不少廣為人知的旅游景點。
但“景區經濟”伴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由輝煌走入了死胡同,彭水也由此迫切需要走出一條提檔升級,變觀光游為深度游的新路子。
為此,早在2016年12月,在彭水被列入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初,彭水就制定出臺了《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改革創新全域旅游統籌發展機制和綜合管理體制,建立了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全域旅游組織領導機制,做出了著力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重要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決定。
高起點、大手筆編制完成《彭水自治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確定了“打造摩圍山旅游度假區以及蚩尤九黎城、阿依河、烏江畫廊、摩圍山、郁山古鎮五大精品景區,初步形成“一線四區”旅游發展大格局。堅持以文化為媒、旅游為體,以完善全域旅游發展要素配套為突破口,著力提升旅游業綜合實力。不斷加快旅游交通建設步伐,完善旅游景區配套建設,大力發展旅游賓館、飯店,星級農家樂,進一步增強旅游接待能力。
2020年,全年全縣接待游客2815.9萬人次,同比恢復93%,旅游綜合收入143.6億元,同比恢復95%。
探索一套辦法
5月8日,時間已過15時,陽光依舊炙熱,蚩尤九黎城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在陽光下崔嵬,一磚一瓦、一廊一柱,一塊青石板、一方城墻石,無不散發著濃郁的苗家煙火氣息,講述著源自遠古的故事。
徜徉蚩尤九黎城,充滿神秘感的仿古古建,靜物無聲,默默地向游人訴說著遠古的神話傳說:蚩尤,九黎部落聯盟首領,是苗族世代崇拜的英雄;九黎,神話傳說中三大部落聯盟之一,追根溯源,即為苗族先民……
今年以來,蚩尤九黎城已接待游客超過37萬人次,文旅融合發展也在這里綻放出別樣魅力。
這是彭水實施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推進旅游發展的征程中,彭水堅持以文點睛、以文強旅,全面梳理蚩尤文化、黔中文化、鹽丹文化等具有彭水特色的文化元素,“巧融”到游、購、娛、住、行等旅游產業各個環節,凸顯文化個性魅力。
打造“文化游”上,在加強蚩尤九黎城、阿依河、摩圍山、烏江畫廊、郁山古鎮等精品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文化元素的注入,規劃建設了一批民俗文化博物館、體驗館等,拓展豐富景區文化內涵。
打造“文化娛”板塊,充分利用好各類文化資源,精心編排了以傳統苗族文化和日常生產生活習俗為主要內容的民族民俗風情休閑體驗產品,做精做優《苗祖·蚩尤》等演藝節目。
打造“文化購”板塊,發展旅游特色商店和商場,引導企業通過加工、包裝本地農副土特產品,苗家刺繡、晶絲苕粉等一批知名旅游商品品牌逐步形成。
打造“文化宿”板塊,發展了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及民俗酒店,為游客在休憩之余能夠品位獨特的地域文化。
打造“文化行”板塊,依托“五大精品景區”,串聯了多個民俗鄉村旅游示范點,設計出了民族風情旅游線路,滿足了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打響一個品牌
“近年來,我們在旅游規劃中突出文化為魂,在項目建設中重視文旅融合,通過文藝作品助力旅游推廣,并開發了不少文創商品完善旅游要素。”彭水相關負責人說,“無論是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還是各個景區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規劃、建設性詳規,我們都始終堅持以文化為魂的理念,深入挖掘蚩尤文化、鹽丹文化、黔中文化、苗族文化、民俗文化內涵,努力將彭水獨特的文化元素植入整個旅游產業的發展之中,與周邊旅游形成差異化。”
彭水在旅游項目建設過程中重點打出了“文化牌”。全縣的旅游項目建設和景區、景點打造,在突出彭水全域文化特色的同時,還注重突出各景區的文化重點。比如,阿依河重點突出生態峽谷、溶洞探秘、親水體驗和苗族風情;烏江畫廊重點突出生態山水、水上運動和民俗文化;摩圍山重點突出森林度假、避暑納涼、黔中文化和佛教文化;蚩尤九黎城集中展示蚩尤文化及苗族風情。
近年來,彭水“出品”的不少文藝作品還助力了當地旅游產業發展。以彭水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為題材,以彭水旅游景區為背景,創作的詩歌、小說、歌曲、戲劇 、散文等文學作品層出不窮。電影《尋找女神嬌阿依》、電視短劇《糾結之旅》、實景劇《苗祖·蚩尤》等一系列影視作品更是將彭水好山好水呈現給了更多人。
此外,一批做工精美、獨具特色的文化產品也提升了彭水旅游的知名度。苗家木雕、苗家刺繡、苗家銀飾、苗家服飾、苗家竹編、烏江奇石等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工藝品深受廣大游客喜愛,;郁山搟酥、郁山三香、雞豆花、心肺米粉、嘟卷子等苗家特色小吃和大腳菌、精絲苕粉、紫蘇油等特色旅游商品,更是豐富了彭水旅游內容,完善了彭水旅游要素。
據了解,今年彭水“一節一賽”也特別突出了“文化”,與往年相比,本次“一節一賽”緊扣建設武陵山區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和烏江畫廊旅游示范帶目標,堅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斷調整節賽思路、創新節賽載體、豐富節賽看點,著力提高節賽活動的檔次、質量和吸引力。
“一節一賽”“渝東南生態民族旅游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成功舉辦,充分展示了彭水神秘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把阿依河、蚩尤九黎城、烏江畫廊、摩圍山等旅游資源淋淋盡致地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世界苗鄉·養心彭水”旅游品牌也因此日益凸顯。
不難發現,文旅融合發展的種子破土而出,正在茁壯成長為彭水撬動旅游產業大發展、大提升、大跨越的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