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做好“加減法”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
重慶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陳宣霖)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規劃自然資源局把學習黨史同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相結合,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加減法”,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加法”
讓百姓放心
近日,為全面落實三江口水利樞紐工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縣規劃自然資源局主動協調縣級相關部門,向業主單位爭取繳費資金,走村入戶宣傳政策,面對面解答群眾疑惑,細化審核流程,為符合參保條件的1278名被征地農戶辦理了養老保險,解決了被征地百姓的后顧之憂。
近年來,縣規劃自然資源局主動作為,讓自我工作做“加法”,全面推行延時服務、主動加強與企業的對接、集中進行業務辦理、組建上門服務隊、提供短信提醒服務......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大“放”的力度,增強“管”的效力,堅持放管結合,真正把方便讓群眾,把麻煩留給自己。
“我們針對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的問題梳理了實事清單,從空間規劃、要素保障、鄉村振興、耕地保護、不動產登記、征地等方面,歸納整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6條措施,用更主動的方式擔使命、開新局。”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做“減法”
讓百姓省心
“目前,我們的行政許可事項法定辦理時限壓縮率達80%。”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了解,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全面實行一窗受理、并聯審批,做到多審合一減環節、并聯審批減材料、多測合一減成本;二手房過戶、婚姻存續期的房屋產權變更,公證繼承和更正登記等不需要公告公示的業務,每件次辦理時長平均在45分鐘左右,實現“一套資料、一窗辦理、即辦即取”。
此外,還推行“不動產登記+金融服務”,通過網上提交業務、系統內上傳資料的方式,實現“無紙化”“零跑腿”辦理。
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深入推廣電子版不動產權屬證書(證明),優化商品房登記制度改革,做好存量房轉移登記和農房上線登記服務,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