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社區 和諧漁塘
社區志愿服務隊 便民服務暖人心
在漁塘社區,活躍著這么一群人,他們組建了“好鄰居”志愿團、“小喇叭”志愿團、“好幫手”志愿團、創業就業志愿團、送醫送健康志愿團、法律援助志愿團7支小隊伍,他們以雷鋒精神為榜樣,以愛心奉獻社會,把社區群眾當作家人,照看留守兒童、關注困難群眾、調解鄰里糾紛,為社區居民“送溫暖、獻愛心”。
漢葭街道漁塘社區是一個城鎮與農村相結合的大型新型社區,面積12平方公里,社區有11個居民網格,轄區人口25316人,常住人口3萬多人,黨員81名。
在漁塘社區,活躍著這么一群人,他們組建了“好鄰居”志愿團、“小喇叭”志愿團、“好幫手”志愿團、創業就業志愿團、送醫送健康志愿團、法律援助志愿團7支小隊伍,他們以雷鋒精神為榜樣,以愛心奉獻社會,把社區群眾當作家人,照看留守兒童、關注困難群眾、調解鄰里糾紛,為社區居民“送溫暖、獻愛心”。
社區微信群
服務居民更貼心
“陳書記,福建廈門回來需要隔離嗎?”“在廈門做核酸檢測后回來,到彭水后再做一次核酸檢測。”8月9日下午4時許,“魅力社區!和諧漁塘!社區居民群”群里一位微信名叫“富貴花開”的居民咨詢在外務工人員回鄉的相關事宜。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正元針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及時的回復。
“小喇叭”志愿團。
社區居民群、黨建群、各個網格群、物管小區群……每個群里都有社區負責人和信息員,定期將社區的動態、活動通知、典型事跡等上傳。進群后,每一位居民都可輕松獲取社區建設和服務方面的最新資訊,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各項事務的辦事流程,并尋求幫助。同樣,工作人員也可通過微信及時解答居民的疑問,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回復”。
“建立這些微信群,主要圍繞老百姓辦實事,社區做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把上面的政策無空隙全方位的落地落實,同時也起到了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作用。”陳正元說,社區還設有好人好事登記簿,年底對表現突出的轄區愛心優秀企業、優秀黨員等給予表彰,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
送醫志愿團
健康服務家門口
8月12日一大早,送醫送健康志愿團在漁塘社區開展免費義診送醫送健康活動。義診現場,醫護志愿者們為居民進行相關疾病診治的同時,詳細回答居民的一些疑問并為他們講解健康保健知識,針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多發疾病的預防及用藥知識進行了宣傳教育。當天,醫護志愿者們還開展了入戶送健康活動,為行動不便的居民送去常用藥品。
送醫志愿團入戶送健康。
“感謝社區送醫送健康志愿團,他們經常到我家來,關心了解父親的病情,只要我們有什么困難和問題,他們都會及時幫我們解決。”在漁塘社區9網格,居民張志淋面對送醫送健康志愿團前來看望臥病在床多年的父親后激動地說道。
送醫送健康志愿團是漁塘社區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個小分隊,該志愿團由彭水齊德中醫院、彭水縣中醫院、彭水康橋中西醫結合醫院、彭水陽光醫院和扶元中醫院組成,每季度開展一次集中義診和上門義診,為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門服務和常用藥品。
這是漁塘社區建設和諧社區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漁塘社區以“魅力社區、和諧漁塘”為宗旨,全心全意為廣大社區居民辦好事、辦實事、辦放心事,通過提供便民服務等舉措構建和諧、魅力社區,讓社區真正成為一個大家庭。
志愿服務隊
便民服務暖人心
近年來,漢葭街道漁塘社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信念,努力做好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努力營造一個居住安定放心、環境優美舒心、文化活躍開心、鄰里和睦歡心、生活方便稱心的 “大家庭”。社區注重居民參與、社群互動、落細落小落實,力求做到微笑服務、品質服務。
自2017年以來,漁塘社區構建“好鄰居”志愿團、“小喇叭”志愿團、“好幫手”志愿團、創業就業志愿團、送醫送健康志愿團、法律援助志愿團,大家共同參與,實現 “服務群眾零距離”,讓社區真正成為一個大家庭。
“社區志愿服務團隊中有各條戰線上的離退休老干部,有正能量滿滿的年輕黨員,有擁有各種技術技能的熱心群眾,共30余人,團隊根據參與服務人員的自身情況設崗定職,確保團隊中的每一人都有具體工作職責。”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正元介紹。
據了解,各志愿者團致力于開展服務民生系列活動,解決好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開展送政策、送關懷、送信息等服務,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區依托志愿者服務團隊,全面開展服務民生活動,努力打造服務型社區,實現社區的文明、和諧、幸福發展。”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正元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