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繪就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重慶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楊麗媛)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太原鎮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依托本土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發展速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造太原鎮鄉村振興“加速度”,繪就鄉村振興美好畫卷。
冷水魚養殖基地。 攝影:李紹標
強基礎
夯實鄉村振興根基
走進太原鎮,干凈整潔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房前屋后綠樹成蔭,產業基地映入眼簾……近年來,太原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堅持集鎮與村莊兩手抓,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圖景。
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鄉村環境越來越優美。這是太原鎮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取得的良好成效。
集鎮建設方面,重點抓好建設、綠化和管理提升;村莊建設方面,重在提升村容村貌,抓好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庭院美化和廁所革命。加快構建快捷交通,完善農村路網,實現城鄉互聯互通。統籌整合各類支農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按照實際需求,搞好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與此同時,抓牢“縣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發展機遇,以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突出規劃引領、統籌工作力量、強化要素保障,以有力舉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一幅“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繪就。
興產業
激活鄉村振興活力
麒麟社區以入股分紅的方式,投入10萬元集體資金到純菜油加工廠,實現集體分紅2萬元;
區陽村積極推進冷水魚養殖基地轉型升級,通過股權化改革實現集體分紅3.36萬元,農戶分紅5.04萬元;
花園村開發設施農業租賃,租賃大棚種植羊肚菌70畝年收入42800元,村集體公司發展淡水養殖135畝,截至目前已實現銷售產值18萬余元,預計全年產值達35萬元,實現村民分紅6萬元,村集體公司收入10萬元。
……
產業旺則鄉村興。
近年來,太原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探索出了一條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助推鄉村振興的道路,讓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循環相生、協調發展,全力實現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和生態環境保護“三贏”局面,激活鄉村振興活力。
著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針對薄弱環節,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實施了區陽村優質大米加工廠建設項目、太原鎮麒麟社區肉兔項目和中藥材產業路工程、區陽村村集體生態漁業園等項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立足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不斷引導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村民管護中藥材。 攝影:任會
先后配合西南大學駐地規劃,邀請山東聊城5名農技專家和2名水產專家,重慶市政府旅游發展高級顧問羅茲柏教授實地指導,規劃花園村成片打造中藥材、羊肚菌種植和淡水養殖。截至目前,全鎮種植藥材5000多畝,主要涉及的品種有黃白、天門冬、大黃、黃精、金銀花等,涉及農戶500余戶。區陽村緊靠泉水漁都3A級景區,結合山東聊城東西協作定點幫扶,引進投放1500尾黃河鯉魚、500尾高唐錦鯉,推動水產養殖優化升級,圍繞區陽河沿線及兩壩稻田打造連片旅游景點。
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產業發展融入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創收,享受實實在在的便利。產業發展了、收入增加了、離家更近了,在產業興旺發展的帶動下,太原鎮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的框架已經躍然紙上。
促發展
注入鄉村振興動力
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長效管護機制,全鎮設4個垃圾分類示范點,配有510個分類垃圾桶,每村、社區配備4個保潔員,農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較好治理。
扎實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鎮級河長9名,村級河長4名,扣緊扣實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動態更新河(庫、段)長公示牌,標明職責、河庫概況、管護目標、監督電話等內容,嚴格落實巡河任務,努力實現河暢水清。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太原鎮在促農增收的同時,還全面落實社會保障,完善低保對象、殘疾人、高齡老人、留守兒童、優撫對象動態管理,確?;菝裾呔珳实轿?。全面落實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開展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唐氏綜合征篩查,落實計劃生育家庭一幫一責任制度,申報12個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對象。全面落實就業保障,開發就業崗位231個,其中生態護林員141個,人事局公益性崗位50,交通道路維護員20,城管局保潔員20人;開展就業培訓3次,實現就業47人次。
亮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不斷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從源頭鏟除滋生電信網絡犯罪的土壤,充分保護群眾的合法利益。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摸排工作,堅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原則,各級干部主動介入調解處置,努力把矛盾糾紛消滅在源頭。始終堅持強化責任落地,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細化落實應急管理措施,應急能力不斷加強,防災減災保障有序,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