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山青水綠
彭水交出綠色“成績單”
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氣……近段時間,天氣晴好,“彭水藍”一次又一次刷屏朋友圈。
重慶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李亞軍)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氣……近段時間,天氣晴好,“彭水藍”一次又一次刷屏朋友圈。
“彭水藍”的背后,得益于我縣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把推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總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筑牢烏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環境質量節節攀升
初春時節,藍天白云下,縣城山谷公園里,大人們悠閑地散著步,孩子們相互追逐嬉鬧。
“現在縣城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山清水秀,不僅空氣好,還可以經常看到藍天白云。”家住漁塘社區的李曉蓉說,山谷公園樹木多,氧氣充足,空氣清新,她和家人幾乎每天都來散步。
天藍山青水綠,已成為彭水常態。
近年來,我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縣城空氣優良天數357天。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快實施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新、改、擴建,補齊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短板,加大重點河流生態修復及綜合治理,積極開展市級“最美河流”創建。打好藍天保衛戰,深化工業污染控制,持續開展重點行業廢氣深度治理,強化交通污染和揚塵污染管控、鞏固餐飲企業油煙治理成效。打好凈土保衛戰,有效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環境質量節節攀升。
同時,不斷強化固體和危險廢物治理,持續推進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危險廢物信息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彭水再度交出漂亮的綠色“成績單”。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清晨的彭水烏江河畔,時常能看到一群白鷺掠過江面,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的同時,也彰顯了彭水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這是我縣有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取得的良好成效。
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我縣把好高質量發展準入關口,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更新調整工作,加強規劃環評引領監管,嚴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生態環境準入關口。積極服務“六穩”“六保”,加大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生態環境移動執法系統建設和應用全覆蓋,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
與此同時,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監管,貫徹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監督辦法》,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加強自然保護地監管,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摸清全縣生物多樣性家底。嚴密防控環境風險,加強環境應急值守,及時科學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精準有效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及時有效收集和轉移處置醫療廢物、醫療污水,切實維護生態環境安全。
提升環境治理水平
構筑堅強生態堡壘
2021年,我縣切實強化企業環境安全管理,摸排風險企業 530家次,發現并整改環境風險安全隱患 78個;調處受理環保信訪投訴401件,妥善處置環保網絡輿情2件;完成2家重點排污單位使用監測設備安裝聯網……
群眾關心的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有力有效整改,我縣的環境治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升。
強化督查反饋問題整改,進一步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積極做好各級各類專項督察迎檢以及問題整改銷號。加快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持續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全力保障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正常運行,加快監測數據綜合分析和智慧應用。加大生態環保宣傳教育,加大新聞發布和政策解讀力度,協調推進涉環保項目“鄰避”問題防范與化解,全力推動信訪積案“清倉見底”。
此外,還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政策,常態化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將企業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情況納入監督執法。提升環境監管執法效能,貫徹實施排污許可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構筑起堅強的生態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