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代表團共提交13件建議
重慶彭水網(記者 趙 琴 龍璐) 1月17日,記者獲悉,出席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彭水代表團的代表們,聚焦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增進社會民生福祉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共向大會提交了13件建議。
彭水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和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民族風情濃郁,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獨特的苗醫藥技術和文化,具備發展中藥材尤其是道地苗醫藥事業得天獨厚的優勢。代表們建議,支持創建彭水民族醫藥康養基地,利用天然立體氣候優勢,打造世界苗藥植物園,彰顯“九苗”魅力,發掘“三養”效益。增設民族醫藥職業教育專業或成立民族醫藥職業學院,培養民族醫藥傳承人,培養一批“懂苗醫、愛苗藥”的本土苗醫人,為醫藥產業健康持續發展賦能加力。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代表們認為,彭水水能資源豐富,是全市的水利能源基地,希望加大對彭水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的支持,將該項目納入《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同步列入“十四五”開工建設計劃。希望由市級統籌,編制渝東南地區民族生態文化資源統籌開發建設規劃,推動區域聯動開發,一體化推進規劃建設、品牌打造、線路策劃,激發文旅發展活力。進一步加快烏江畫廊示范帶建設,積極構建文旅融合發展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態勢。加大對彭水頁巖氣資源勘探開發及資源利用的支持力度。支持彭水建設生態農業健康食品產業基地,推動彭水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在增進社會民生福祉方面,代表們建議,加大對彭水水源性工程建設投入,全力規劃建設水源性工程,確保干旱期居民正常用水。加大對彭水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加大防范原因病致貧家庭返貧風險,強化對脫貧群體的醫療幫扶力度,加強鄉村醫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與數字化改造,實現村民看病不出村。代表們還提出了加大對科技特派團支持力度、支持彭水建設阿依河水庫、支持彭水鄉鎮公路“四改三”升級改造等方面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