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畜牧技術推廣站王天波 : 傾情科技服務 成就甜蜜事業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將更加注重學習,更好地把實用高效的養殖技術推廣到我們的生產中去,更好地助力百姓增收,促進我縣鄉村振興發展。”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天波說。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將更加注重學習,更好地把實用高效的養殖技術推廣到我們的生產中去,更好地助力百姓增收,促進我縣鄉村振興發展。”2023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天波說。
推廣技術 助力發展
6月1日,王天波來到靛水街道桂花村的中蜂種場和成熟蜜基地,檢查指導種場生產記錄記載,察看繼箱生產成熟蜜情況,指導病蟲害防治、夏季蜂群管理的注意事項。
“這個季節要特別注意蜜蜂分群和換王,常規性換王可以提高蜂王的產育能力,對維持蜂群的群勢極為有利,如果采用傳統的養殖方法任由蜂王自行更替,其結果或是蜂王老死在蜂巢中,或是本來群勢就很小再分成幾群,就沒有經濟效益可言。”王天波介紹。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小就發現我們家或者鄰居家養的畜禽,由于沒有科學的畜禽養殖方法,經常發病甚至死亡的情況,對農戶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所以后來在選擇專業時,就毫不猶豫的學了動物醫學專業,畢業后,回到家鄉幫助農民科學養殖防疫,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益。”王天波說。
為了更好地做好技術推廣工作,王天波認真負責做好本職工作之余,還不斷學習并總結工作經驗,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只有自己專業技術扎實了,才能更好地為農戶提供服務。”王天波介紹,作為一名基層科技工作者,平時積極學習飼養、疫病防控等畜禽相關技術,并學以致用,指導養殖戶提高養殖水平,能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是他的職責所在,感到非常自豪。
榮譽滿載 砥礪前行
今年43歲的王天波,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是高級獸醫師、重慶市生豬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專家、重慶市科技特派員、彭水縣畜牧科學首席傳播專家,當選過重慶市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
王天波認為,養殖過程中,要注意預防為主,防控結合。比如大型養殖場施行疫苗免疫特殊疾病,中草藥治療普通疾病,益生菌提高機體抗病力等相結合。建立養殖檔案、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等綜合措施,助力畜產品安全建設。
近年來,王天波參與編寫的《希望的田野》《雞病防控140問》《種豬高效繁殖技術200問》等著作出版發行;提出《關于加快循環農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快發展山區特色效益農業的建議》等建議;發表《重慶市彭水縣本地黑豬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研究》《彭水縣中華蜜蜂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等10余篇論文在核心期刊;主持《中蜂蜂蜜溯源管理規范》地方標準已發布或通過專家評審。
工作以來,王天波多次榮獲重慶市科教工作先進個人、市獸藥工作先進個人、市畜牧推廣工作先進個人、市農業工作先進個人、縣支農工作先進個人、縣統戰工作先進個人、縣知聯會先進個人等稱號,曾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彭水縣科技特派員工作一等獎等獎項。
專研中蜂 攻克難關
王天波每天的工作安排總是滿滿當當,平時要負責畜牧業技術的推廣、畜禽新品種的推廣、養殖實用技術的推廣、新機械的推廣。每個月有半個月的時間都在鄉鎮做產業指導,同時還要開展產業調研,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不下鄉的時候還要開會以及整理資料。
在調研中蜂養殖的過程中,王天波發現傳統的平箱養殖法蜜的純度不高,還存在一些粉的問題。王天波查閱資料了解到,西蜂養殖是采用繼箱。
“我們經過一年的時間反復試驗,中蜂開展繼箱養殖也成功了,所以我們現在大力推廣中蜂繼箱養殖,提高我們蜂蜜的品質,促進養殖戶增收。”王天波說。
蜜蜂的生態價值遠大于產蜜價值,蜜蜂能幫助果樹授蜜傳粉,使果實長得周正飽滿,品相好了也更好售賣,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在脫貧攻堅期間,中蜂養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大多數脫貧戶都住在偏遠山區,中蜂養殖可以把劣勢轉換成優勢,只要那里生態好,給予農戶技術指導,農戶只需較少投入,就能有較高的效益。
王天波介紹:“蜜蜂對養殖技術的要求不算太高,但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要生態環境好、植被茂密、水源好、蜜源好、遠離農戶、沒有工礦污染等才有利于蜜蜂的生存和產蜜。”
作 者:張 影
編 輯:楊靜
責 編:黃智宇
總值班:馬 倩
總編輯:溫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