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 警惕打著“農民合作社”幌子的非法集資
發布時間:2024-08-2111:08:24彭水吳炳霖
重慶彭水網 (記者 任會)農民合作社是在農村由農戶自愿組成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合作社為社員提供農業服務,比如購買生產資料、銷售農產品、提供農業技術信息等。一個健全合法的農民合作社可以為本組織成員提供優質農業服務,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近期,一些農民被某些“合作社”的高息引誘,紛紛將存款投入合作社,誤入非法集資騙局,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縣農業農村委發布了一封致農民朋友的信,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潛伏在農民合作社名義下的非法集資。
近年來,隨著民間融資活動的增加,各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非法集資高發領域,一些不法分子通過注冊合法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打著響應國家政策、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幌子,編造虛假項目,夸大投資規模和盈利前景、合作社的經營業績、盈利能力,承諾不切實際的高額回報,以保本付息、定期分紅等方式吸引農民投資,通過私下簽訂協議、口頭承諾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逃避監管,最終卻卷款而逃,給參與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面對以上種種套路,縣農業農村委工作人員表示,廣大農民朋友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對于承諾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保持清醒的頭腦,要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在加入合作社之前,要充分了解合作社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和信用狀況等信息。要選擇正規、合法、有實力的合作社參與合作,簽訂正規合同或協議,并妥善保管好相關憑證和資料,以便維權時使用。
同時,要與家人、朋友、鄰居等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共同關注合作社領域的動態變化。一旦發現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非法集資風險線索,要及時收集和保存宣傳資料、合同協議、轉賬憑證等證據,向縣農業農村委(舉報電話78842269)、公安機關或金融監管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