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組織開展高素質農民專業農機手培訓
重慶彭水網 (記者 趙勇 楊麗媛)“報告考官,學員楊洋準備完畢,請求上車考試。”11月2日,在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農機駕駛考試現場,來自大同鎮的學員楊洋,舉手向考官提出參加聯合收割機考試請求,在得到同意的答復后,他繞著機器走了一圈,然后登上駕駛室,仔細檢查著各個操作鍵。

村民正在進行聯合收割機駕駛技術考試。
一切準備就緒后,楊洋按下打火鍵,啟動收割機,隨后駕駛著機器穿過限寬“門”,緩緩向前駛去。一圈下來,楊洋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次性完成了聯合收割機田間作業考試。“這是最后一個科目了。5個科目都一次性過,真是沒有白費這幾天的學習。”考試完成后,楊洋毫不掩飾激動的心情。
“趁著‘農閑’學農技,在家門口就能考‘駕照’,真是方便!”楊洋說,他在當地流轉了300多畝土地,主要用于種植高山蔬菜。前不久,他購買了一臺拖拉機。以前,如果要考試農機駕駛證,需要長途跋涉到其他區縣去參加學習考試,現在家門口就有學校和考場,不耽誤時間,又很方便。
通過9天的系統學習,楊洋共學習了5個科目,分別是拖拉機進出庫、聯合收割機進出庫、拖拉機田間模擬作業、聯合收割機田間模擬作業、大東方紅拖拉機路考。“前來學習的學員,都持有機動車駕駛證,學起來很快。”農機駕駛教練王明明說,通過嚴格的培訓,讓學員們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安全駕駛農機。
我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坡陡,地塊小而分散,當地村民在長期的勞作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傳統的勞作方式,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近年來,隨著一批批高標準農田整治和耕地宜機化改造項目的完成,為農業生產機械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此,2022年2月,彭水成立了智博星職業培訓學校,主要辦學內容為:職業技術技能培訓,承接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機操作、電子商務、鄉村旅游、保育員、育嬰員、家政服務員、照料老年人專項能力、特色工種等培訓。
“我們利用農閑時候,組織農戶及產業大戶來學習農機,培養一批懂技術、會操作的專業化農機人才,提升農業機械化率。”智博星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余中元說,此次高素質農民專業農機手培訓,學校邀請了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來授課。專業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集中授課、典型介紹、案例教學、項目表演、現場觀摩、實地體驗、動手操作、現場交流等,不僅讓大家真正學到了技術,還通過組織考試的方式,讓合格的學員拿到駕照,合法駕駛農用拖拉機及聯合收割機。
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持續實施,各類農業機械進入千家萬戶,2023年以來,該培訓學校共培訓農機手176余名。“為了讓買了農機的村民都有機會考證、上牌,我們每年至少組織1場農機培訓,都會選在農閑時節,讓大家在學習好農技操作技術的同時,也不誤農時。”縣農業農村委科教信息科負責人王小路說,今年,全縣培訓高素質農民共計500人,開展素質素養提升班50個,培訓1450人。在此次高素質農民專業農機手培訓上,通過對農機手的培訓,培養出更多懂農機原理、會農機操作、善農機維修的新農人,同時能夠促進農業機械化、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強農民收入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臺農機相當于十個勞動力,對于我們這些做產業的人來講,耕地農機化能提高耕種效率、節約用工成本。現在拿了‘駕照’,就能更好的操作機器耕作。”種植大戶余小林說,他流轉800多畝土地種植辣椒和紫蘇,現在有了農機“駕照”,學到了技術,他對做好產業發展更有信心。